学校简介
甘肃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
学校坐落于兰州市安宁区,占地2378亩(含实验基地),校舍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现设有23个学院(教学部),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草学入选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有69个本科专业,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物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等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有教职工1530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及综合试验站站长1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9人,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3人,甘肃省飞天学者26人,甘肃省陇原人才329人,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8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3人,甘肃省教学名师、优秀专家、优秀教师27人。
学校从195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普通本科生17530人,硕士研究生4023人,博士研究生688人。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23万余人,涌现了首位华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陈化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近五年来,全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06项,到位总经费达6.2亿元,有104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87项,授权专利172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22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00多篇,其中,高水平论文4000余篇。目前,全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90余项,在草业科学、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品种选育、绿色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饲草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林草局高寒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部共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以及各类研究中心(基地)52个。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新西兰、秘鲁、加纳、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等国家合作成立了“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沙棘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先后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国农业院校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生态分盟和“一带一路”生态水利与新能源合作联盟。设有校派访问学者项目、学生赴美双学位项目、留学甘农校长奖学金等项目,学校国际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77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几代农大人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甘肃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坐落于兰州市安宁区,占地2378亩(含实验基地),校舍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现设有23个学院(教学部),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草学入选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有69个本科专业,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物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等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有教职工1530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及综合试验站站长1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9人,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3人,甘肃省飞天学者26人,甘肃省陇原人才329人,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8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3人,甘肃省教学名师、优秀专家、优秀教师27人。
学校从195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普通本科生17530人,硕士研究生4023人,博士研究生688人。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23万余人,涌现了首位华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陈化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近五年来,全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06项,到位总经费达6.2亿元,有104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87项,授权专利172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22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00多篇,其中,高水平论文4000余篇。目前,全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90余项,在草业科学、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品种选育、绿色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饲草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林草局高寒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部共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以及各类研究中心(基地)52个。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新西兰、秘鲁、加纳、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等国家合作成立了“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沙棘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先后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国农业院校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生态分盟和“一带一路”生态水利与新能源合作联盟。设有校派访问学者项目、学生赴美双学位项目、留学甘农校长奖学金等项目,学校国际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77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几代农大人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甘肃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奖学金设置
为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国家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甘肃农业大学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上学生资助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和绿色通道等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奖学金(社会类奖学金按捐资人指定对象评定)是在2-4年级学生中评定,每年9月—10月开始申请评定。
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每生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
学校盛彤笙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每生每年4800元。
社会类奖学金:根据捐资人意见确定奖励金额和等级。目前,我校社会类的奖学金主要有:何康奖学金(针对学农专业学生)、大北农励志奖学金(针对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农学院、财经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园艺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学生)和兰州正大奖学金(针对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动物方向)学生)。
本科生出国(境)学习交流奖学金:根据出国(境)项目类别,学校给予相应的资助。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为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国家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甘肃农业大学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上学生资助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和绿色通道等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助学金
助学金(社会类助学金按捐资人指定对象评定)是在1-4年级学生中评定,每年9月—10月开始申请评定。
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资助标准分三个等级,一等每生每年4500元;二等每生每年3300元;三等每生每年2000元。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社会类助学金:根据捐助方资助标准确定。目前,我校社会类的助学金主要有:新长城助学金、思源助学金、美国胡氏慈善教育奖助学金和各学院相应的校友捐资助学金。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是由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6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毕业后5年间为还本宽限期。助学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执行。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我校勤工助学主要有校内行政管理助理、公共服务助理岗位及部分校外岗位,校内岗位补助发放标准不低于12元/小时。
临时困难补助
临时困难补助是学校设立的,针对因家庭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视情况给予临时性生活补助,补助金额800-2000元不等。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军士(原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省属高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绿色通道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时,通过学校设立“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基层就业国家助学贷款学费代偿
对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签订合同到我省三类到五类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省属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基层工作达到一定期限后,对其用国家助学贷款缴纳的学费进行分阶段代偿,代偿额度按其实际缴纳的学费计算,不能超过本人当年实际国家助学贷款。本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 16000元。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滋蕙计划(原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财政部、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具体实施。中西部生源(甘肃省是其中之一)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可申请入学资助项目,解决入校报到的交通费和入学后短期生活费。学生可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办理。
学校食堂
学校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