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国家“一流专业”和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是陕西唯一一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78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成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成员单位,202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中西医并重,医、理、工、文、管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医科类院校。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位于咸阳市秦都区渭阳中路,南校区位于西咸新区沣河之畔,总面积约8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803人,其中本科生13838人(含20预科),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共2965人。设基础医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15个教学单位和儿科学院、妇幼保健学院等2个医教协同共建单位,2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中医药博物馆。
二、坚持人才兴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120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736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964名、兼职博士生导师38名、博士后导师8名;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黑龙江、浙江、辽宁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国医大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教学名师6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11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教师63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49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个人)26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支计划”、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等省级人才67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0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8个,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三、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开拓海外,为国家培育了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为代表的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现开设26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医、理、工、文、管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护理、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国际中文教育、针灸、临床医学、公共管理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2个国家级及2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建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有2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省级特色线上课程、3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2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
四、坚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布局不断优化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坚持“2+4+4+N”的学科分层分类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学科布局。学科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和管理学5个学科门类,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6个。有校级优势学科2个,特色学科4个,培育建设中医药+交叉学科4个,高水平重点学科29个,有35个学科创新团队。中医学连续两轮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培育学科,学校成为陕西省“双一流”培育高校。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2年学校自主设立中医技术装备工程、中医药管理学、中医药文化学三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加强交叉学科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五、坚持科技强校,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秦药特色资源研究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培育)、陕西省重点实验室5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临床研究中心与分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中管局重点研究室14个、陕西省中医药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百余个科研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近5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1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学奖励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ancer Letters、Nano Research、Phytomedicine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8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600余部。
六、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
学校现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学专科21个,省级重点学专科22个,均为国家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特色突出、优势互补,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第一批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各类平台40个,拥有9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是国家推拿专业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陕西省心血管科诊疗中心、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拥有4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七、坚持技术帮扶,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产学研优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大健康产业,先后与咸阳市、杨凌示范区、铜川市、宝鸡市、 商洛市、旬邑县、佳县、柞水县、镇巴县、洛南县等20余市县建立了“政产学研”合作关系。作为技术总依托单位承担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对全省107个县(市、区)的中药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中药资源的家底,为我省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决策依据;指导建立了30多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总面积超过50万亩,在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制药厂生产的固肠止泻丸、咽炎清丸、金砂五淋丸、消炎退热合剂、天麻眩晕宁合剂、通脉口服液、维血宁合剂等系列中成药畅销全国,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八、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平台不断拓展
学校是我国最早开展对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进行中医药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有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三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先后同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等国家的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为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00多名中医药人才。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投身“一带一路”中医药传播事业,先后获批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国家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陕西)”“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日内瓦)”,在俄罗斯、瑞士、罗马尼亚、赞比亚成立了中医药医疗中心,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英国工作站,进一步拓宽我校对外交流渠道,提升了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九、坚持文化铸校,校园文化持续蓬勃发展
学校秉承“精诚仁朴”校训,坚持“文化铸校”战略,积极传承延安精神、弘扬邵小利英烈风范、发挥国医大师楷模作用、弘扬孙思邈大医精诚精神,持续深入开展“一引领三融入五青工程”。2024年度校团委荣获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陕西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称号,“正大杯”国赛优胜奖。荣获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并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国赛主题赛省赛银奖3个、铜奖6个,2023-2024学年学校中医经典学社、实践支教协会、“杏林法苑协会”、创新创业协会、模拟政协协会等荣获2023-2024学年陕西中医药大学“活力社团”项目。其中模拟政协协会作品获评2023年全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大学组优秀作品。山茱萸艺术文创社团和校国旗护卫队入选陕西高校“活力社团”TOP100榜。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国赛铜奖,“正大杯”国赛优胜奖。“桑榆未央志愿服务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团队还荣获“智享银龄”科技助老青年创新挑战赛一等奖,入选2024年共青团中央大学生中医药志愿宣讲团6个,入选团中央2024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优秀团队称号、省级标兵团队称号,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省级大学生自强之星2人、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1人,“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入选全国学联优秀项目。荣获省级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挑战杯、志愿服务大赛奖项48项。暖心订单社区回音壁作为唯一省级优秀案例在团中央交流展示,并获得中国青年报专访、报道。学生获评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最美三秦西部计划志愿者、陕西省五十佳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和奖项。全校共有62名师生受到团中央等表彰,335名学生志愿者荣获省级表彰。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以传承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大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内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建成“四微十四端”新媒体矩阵格局,新媒体传播力、影响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名、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多次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是陕西唯一一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78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成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成员单位,202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中西医并重,医、理、工、文、管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医科类院校。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位于咸阳市秦都区渭阳中路,南校区位于西咸新区沣河之畔,总面积约8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803人,其中本科生13838人(含20预科),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共2965人。设基础医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15个教学单位和儿科学院、妇幼保健学院等2个医教协同共建单位,2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中医药博物馆。
二、坚持人才兴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120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736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964名、兼职博士生导师38名、博士后导师8名;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黑龙江、浙江、辽宁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国医大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教学名师6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11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教师63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49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个人)26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支计划”、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等省级人才67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0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8个,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三、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开拓海外,为国家培育了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为代表的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现开设26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医、理、工、文、管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护理、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国际中文教育、针灸、临床医学、公共管理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2个国家级及2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建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有2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省级特色线上课程、3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2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
四、坚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布局不断优化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坚持“2+4+4+N”的学科分层分类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学科布局。学科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和管理学5个学科门类,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6个。有校级优势学科2个,特色学科4个,培育建设中医药+交叉学科4个,高水平重点学科29个,有35个学科创新团队。中医学连续两轮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培育学科,学校成为陕西省“双一流”培育高校。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2年学校自主设立中医技术装备工程、中医药管理学、中医药文化学三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加强交叉学科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五、坚持科技强校,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秦药特色资源研究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培育)、陕西省重点实验室5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临床研究中心与分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中管局重点研究室14个、陕西省中医药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百余个科研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近5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1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学奖励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ancer Letters、Nano Research、Phytomedicine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8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600余部。
六、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
学校现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学专科21个,省级重点学专科22个,均为国家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特色突出、优势互补,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第一批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各类平台40个,拥有9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是国家推拿专业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陕西省心血管科诊疗中心、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拥有4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七、坚持技术帮扶,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产学研优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大健康产业,先后与咸阳市、杨凌示范区、铜川市、宝鸡市、 商洛市、旬邑县、佳县、柞水县、镇巴县、洛南县等20余市县建立了“政产学研”合作关系。作为技术总依托单位承担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对全省107个县(市、区)的中药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中药资源的家底,为我省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决策依据;指导建立了30多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总面积超过50万亩,在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制药厂生产的固肠止泻丸、咽炎清丸、金砂五淋丸、消炎退热合剂、天麻眩晕宁合剂、通脉口服液、维血宁合剂等系列中成药畅销全国,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八、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平台不断拓展
学校是我国最早开展对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进行中医药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有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三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先后同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等国家的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为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00多名中医药人才。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投身“一带一路”中医药传播事业,先后获批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国家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陕西)”“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日内瓦)”,在俄罗斯、瑞士、罗马尼亚、赞比亚成立了中医药医疗中心,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英国工作站,进一步拓宽我校对外交流渠道,提升了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九、坚持文化铸校,校园文化持续蓬勃发展
学校秉承“精诚仁朴”校训,坚持“文化铸校”战略,积极传承延安精神、弘扬邵小利英烈风范、发挥国医大师楷模作用、弘扬孙思邈大医精诚精神,持续深入开展“一引领三融入五青工程”。2024年度校团委荣获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陕西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称号,“正大杯”国赛优胜奖。荣获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并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国赛主题赛省赛银奖3个、铜奖6个,2023-2024学年学校中医经典学社、实践支教协会、“杏林法苑协会”、创新创业协会、模拟政协协会等荣获2023-2024学年陕西中医药大学“活力社团”项目。其中模拟政协协会作品获评2023年全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大学组优秀作品。山茱萸艺术文创社团和校国旗护卫队入选陕西高校“活力社团”TOP100榜。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国赛铜奖,“正大杯”国赛优胜奖。“桑榆未央志愿服务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团队还荣获“智享银龄”科技助老青年创新挑战赛一等奖,入选2024年共青团中央大学生中医药志愿宣讲团6个,入选团中央2024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优秀团队称号、省级标兵团队称号,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省级大学生自强之星2人、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1人,“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入选全国学联优秀项目。荣获省级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挑战杯、志愿服务大赛奖项48项。暖心订单社区回音壁作为唯一省级优秀案例在团中央交流展示,并获得中国青年报专访、报道。学生获评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最美三秦西部计划志愿者、陕西省五十佳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和奖项。全校共有62名师生受到团中央等表彰,335名学生志愿者荣获省级表彰。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以传承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大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内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建成“四微十四端”新媒体矩阵格局,新媒体传播力、影响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名、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多次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奖学金设置
为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帮助部分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我校设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华民慈善基金会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香港培才教育基金贫困学生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等优秀学生奖学金和困难学生资助金。同时,学校还按照国家规定对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困难的特困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为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帮助部分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我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华民慈善基金会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2014年设立)、香港培才教育基金贫困学生助学金、杜雨茂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等优秀学生奖学金和困难学生资助金。同时,还按照国家规定对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困难的特困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
学校食堂
3个学生食堂,各类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宿舍
我校南北校区共有学生公寓14栋,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住宿四人或六人一室,每生均配备一张标准多功能钢木组合床、课桌、书架、衣柜、方凳等,每室均配有无线网络接收器、有线网络端口、风扇、暖气、晾台晒衣架和洗漱台等设施,宿舍内设洗手间。各楼配有电开水器和自助洗衣机,完全符合标准化学生公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