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5年,学校在溆浦正式开学上课。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学校全部迁往湖南省株洲市办学。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现有8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特色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9个、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1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6个,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5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现有教职工229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00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千人计划、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57人次,全国林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文化领军人才等194人次;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9个、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6个。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2万余人,其中本科学生2.99万人,研究生6251人。66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6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8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258.1万册(件);各类数据库总库64个,电子期刊累计108.9万册,电子图书累计218.7万册,电子学位论文1439万篇。
近年来,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十三五”以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2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团队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60余项。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共4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900余项,年均到账科研经费超1.8亿,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40项;获授权专利1600余件,其中,国际、国家发明专利936件;在SCI、EI、SSCI、CSSCI、CSCD及学校遴选的权威(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0余部。学校主办4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林草科技领军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刊,《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为中文核心期刊和林草科技重点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期刊。
学校先后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泰国、巴基斯坦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师资进修培训、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换访学、专业实践及游学、国际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以及人文交流等多形式对外交流。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主导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并设有多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创新合作基地。学校具备来华国际学生招生资格,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访学各层面。
建校66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林兴林为己任,全面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确保学校位列省属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5年,学校在溆浦正式开学上课。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学校全部迁往湖南省株洲市办学。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现有8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特色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9个、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1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6个,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5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现有教职工229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00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千人计划、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57人次,全国林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文化领军人才等194人次;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9个、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6个。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2万余人,其中本科学生2.99万人,研究生6251人。66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6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8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258.1万册(件);各类数据库总库64个,电子期刊累计108.9万册,电子图书累计218.7万册,电子学位论文1439万篇。
近年来,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十三五”以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2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团队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60余项。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共4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900余项,年均到账科研经费超1.8亿,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40项;获授权专利1600余件,其中,国际、国家发明专利936件;在SCI、EI、SSCI、CSSCI、CSCD及学校遴选的权威(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0余部。学校主办4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林草科技领军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刊,《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为中文核心期刊和林草科技重点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期刊。
学校先后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泰国、巴基斯坦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师资进修培训、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换访学、专业实践及游学、国际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以及人文交流等多形式对外交流。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主导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并设有多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创新合作基地。学校具备来华国际学生招生资格,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访学各层面。
建校66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林兴林为己任,全面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确保学校位列省属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奖学金设置
奖、助学金学校每年面向约40%的学生发放各类奖励和资助约3000万元。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外,设有陶铸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黄克瀛奖学金、“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凯天环保创新学子”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社会资助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
困难生资助办法
资助育人FINANCIAL ASSISTANCE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完善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坚持“资助﹒育人”为根本,全方位开展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我校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社会资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支撑体系。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内容如下: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通过自筹的方式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的,可以申请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可以在户口所在地通过教育或资助部门与指定银行办理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 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12000 元。学生在读期间利息均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偿还贷款本息,贷款期限最长 22 年。学费补偿贷款补偿基层就业:我校应届毕业生到湖南省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且服务期3年(含3年)以上的,国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进行一次性补偿。应征入伍:我校学生 ( 包括在校生及 2013 届以后的毕业生 ) 应征入伍服兵役的,国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进行一次性补偿。对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考入我校的,也将享受相应的学费资助。学校补偿贷款代偿标准为本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代偿年限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学制计算。绿色通道被我校录取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通过新生“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暂时不缴纳学费,入学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申请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予以资助。2020年我校有9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并为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供生活补助和爱心救助,解除其后顾之忧。奖、助学金学校设有国家、社会、学校各项奖学金。2020年度,我校本专科生共有2万余人次获得各类奖励、资助,奖助总金额约3000万余元。其中约1000人次获国家级奖学金。助学金现有国家、学校和社会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门设立的三种类别。2020年度发放国家助学金共2100万余元,资助标准分别为每人2200元/年、3300元/年、4400元/年,受助学生约7000人;社会捐助各项奖 ( 助 ) 学金约200 万余元,受助学生 900余人。实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勤工助学学校设有校内固定勤工助学岗位200 余个 , 校外勤工助学岗位 2000 余个,校内勤工助学薪酬标准为 500 -1800 元 / 月。困难补助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有困难补助,包括返乡车票补助、生活补助、雷锋超市购物卡、新生入学“爱心包”等。资助咨询电话:0731-85623037
学校食堂
学校宿舍
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健全,寝室可安装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