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

    办学情况:本科 理工类 公办

    软科综合(248)、校友会综合(214)、QS世界(2045)、US世界()、泰晤士(100)、人气()

    建校时间:1951年 、主管部门:河南省 、占地面积:3835亩

    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

    重点学科: 、博士点:4 、硕士点:23

    官方网址:https://www2.ncwu.edu.cn/zhaoshengwang/https://www.ncwu.edu.cn/

    联系电话:0371-65790702 电子邮件:hbsyzs@ncwu.edu.cn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本科 理工类 公办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

    0371-6579070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本科 理工类 公办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

    0371-6579070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本科 理工类 公办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

    0371-6579070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本科 理工类 公办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

    0371-6579070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本科 理工类 公办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

    0371-65790702

  • 工业互联 聚惠狂欢
    八十多年制造业龙头企业,
    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实战经验
  • 校企合作 高薪就业
    全国3000多所高校
    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方向

高校招生、就业、科研合作管理

企业招聘、实习、合作项目管理

学校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1951年创建于北京,前身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先后搬迁至河北省岳城水库、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由水利部主管划转河南省管理,2009年实施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校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牵头高校、河南省唯一一所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始终坚守治水兴国初心使命,以服务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秉持“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筚路蓝缕,矢志不移,建成为水利特色鲜明,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现有6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2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工程学科、环境/生态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学校建有花园、龙子湖和江淮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835亩;设有水利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26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3.7万余人;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人才及河南省优秀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

人才培养“滋兰树蕙,禹脉相承”。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7个,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基地)10个;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135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4项。建校73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包括陈雷、鄂竟平、李国英连续三任水利部部长,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吴新芬,“雨果奖”“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获得者刘慈欣等海内外各领域杰出校友,赢得了“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华水人;哪里有华水人,哪里就有骄人的业绩”的美誉。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是首批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首批河南省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研究“矢志创新,破浪前行”。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塑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设有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59个,黄河研究院、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等专门研究机构185个,河南省水圈与流域水安全等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河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与防灾减灾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2个。入选河南省黄河实验室研究基地,是黄河实验室主要成员之一。承担“堤防大溃口快速封堵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全球水文科学界最高学术成就奖——国际水文科学奖Volker奖章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8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在Science、Nature Geoscience、《科学通报》《水利学报》等顶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00余部,荣获“全国水利科技先进集体”。

社会服务“执耒安邦,融志山河”。学校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依托水利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校地结对帮扶兰考县、定点帮扶鹿邑县工作,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依托水利部水务研究培训中心、河南河长学院、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训专业技术管理人才30余万人;深度参与黄河治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水利风景区设计与建设,河南省“四水同治”“五水综改”等工作,围绕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水文化、水经济、水利数字孪生等领域开展关键问题研究和新型智库建设;发射全国首颗内陆水遥感卫星“华水一号”,为我国智慧水利建设安上“天眼”;指导完成的汶川灾后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成为江油市重建样板工程之一;承担的“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施工期监控管理智能化项目”成为水利部“智慧水利”示范项目。

国际合作“海纳百川,水润世界”。学校1958年起开始接收留学生,对口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学院,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拓展开放办学空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与130余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联合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提赛德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联办孔子学院并设立首个境外办学机构——华禹学院,现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册来华留学生502人。设立有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水工程与能源研究中心、中俄高铁研究中心等国际科研平台。学校联合发起成立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一带一路”国际水联盟,入选世界水理事会会员单位、亚洲水理事会会员单位、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合作伙伴网络成员单位、欧盟人才培养合作伙伴等。

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文育人,源远流长”。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五育”并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绩斐然。学校是首批唯一一所高校场馆类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和全国水利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建有水文化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学校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沉浸体验式“水文化馆”,网络文化育人平台“华水苇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连续6次被评为河南省本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一类院校”,连续3届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

江河作歌,水电筑梦。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以江河安澜、水润民生为担当,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发展战略,奋力迈入跨越式转型发展新阶段,朝着“双一流”大学创建目标砥砺前行,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新时代水利事业和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华水力量!
 

奖学金设置

奖学金:对各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家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学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积极进取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以及企业、社会团体和校友捐助的各类奖学金。
 

困难生资助办法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一)服兵役学费资助: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二)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入学后可向学校申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也可在入学前到生源所在地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可申请助学贷款16000元。(三)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按困难程度确定,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四)勤工助学: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五)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时,通过“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六)临时困难补助:学生本人或家人身患重病,或因家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件等造成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七)“三位一体”大学生健康救助体系:学生身患重大疾病或遭遇重大意外事故的时候获得多方资助。
 

学校食堂

 

学校宿舍

四人间1000/年,六人间800/年